清远绿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设为首页| 收藏本站
  • 首页
  • 公司概况
    公司沿革
    公司简介
    企业文化
    社会责任
    证书证明
    公司荣誉
    发明专利
  • 新闻中心
    绿由公示
    行业新闻
    法律法规
    绿由动态
  • 处理项目
  • 业务中心
    业务队伍
    业务问答
    合同防伪
    业务流程
  • 联系我们
    联系方式
    在线地图
    在线留言
    招贤纳士
新闻中心

绿由公示(19)
行业新闻(32)
法律法规(13)
绿由动态(6)

联系方式

清远绿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东坑管理区
电话:0763-3118066
手机:
E-mail:xz@qyluyou.com
网站:www.qyluyou.com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> 行业新闻
行业新闻

合力为运河文化赋能

       大运河是活态的线性遗产,沿线地区人口集聚、建设活动频繁,如何协调好保护利用与发展建设,需要发挥各方智慧。


  延绵曲折、浩浩汤汤,大运河蜿蜒3000多公里,从古至今滋养着无数人。2014年,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5年来,保护利用运河文化遗产的实践不断丰富。


  与其他文化遗产不同的是,大运河是我国首个活态的线性遗产,途经8个省市,运河沿线多是人口集聚、建设活动频繁地区,如何解决保护利用和发展建设的矛盾,考验着各方智慧。


  有一个细节,运河沿线百姓临水而居,习惯到河边洗涤,申遗成功后,为了预防河水被污染,这一行为被很多地方禁止。一边是老百姓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,一边是运河保护的需求,遗产保护随着时代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。最近,在世界遗产点段绍兴八字桥街区,封堵河埠头一事就引发热议。社区为了防止百姓到河边洗涤,修建花坛作为隔离,没想到又引发了不同的声音,认为此举妨碍景观。最终,社区拆除了花坛,居民不再去运河边洗涤,社会也增强了保护意识。整个过程中,居民、社区各方积极参与,普及了运河保护理念,起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

  应该看到,运河遗产的保护利用中,还存在不少问题:协调机制不健全,缺乏协调各个区域、部门协作的有效平台,难以形成运河遗产保护、传承、利用的合力;专业人才不足,一些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及时保护修缮,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力不足;文化价值亟待挖掘,沿线遗产活态传承、转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有待拓展;发展建设中,运河遗产环境形势日益严峻,生态承载功能减弱……这就需要公众、政府、媒体等一起努力,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,让保护大运河理念深入人心,纾解运河遗产保护和人们生活、建设发展的矛盾。


  历史上,大运河的保护利用留下了丰富的经验。如今,大运河保护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。期待集合各方力量,创造更为生动的实践,提升运河保护意识,为运河文化赋能。

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qyluyou.com/content/?158.html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19/7/9 22:32:28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】
上一条:初心不泯,使命如磐,荒漠变绿洲  下一条:山海风光见证绿色发展

相关文章

  • 环保产业展现广阔投资空间
  • 打通污水处理“最后一公里”
  • 不焚烧的垃圾低温处理技术 从分子键离合中寻资源化出路
  • 加速布局高价值污水治理硬核 奇彩环境用质“乘风破浪”
  • 法律护航“野保”
  • 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未受疫情影响 城市环境空气、地表水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
  • 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
  • 让垃圾变废为宝
  • 环境信息披露相关评价指标待完善 碳排放成“预备1号”
  • 危废处理四道难题怎么解决?
  • 支持

    官方微信

    绿由快讯

  • 关于

    公司简介

    联系我们

  • 使用

    页面管理

    OA系统

  • 相关链接

    中滔环保

    广州绿由

Copyright © 2018 清远绿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:粤ICP备12029108号-2

地址: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东坑管理区 电话 :0763-3118066 传真:0763-3118063 邮编 :511500